《表1 1937年-1946年川渝地区舞蹈家》

《表1 1937年-1946年川渝地区舞蹈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舞蹈宣传动员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许多舞蹈界志士相继来到重庆地区开展舞蹈宣传活动,一时成了全国舞蹈中心。据统计,从抗战全面爆发到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迁回南京的这段时间里,来渝舞蹈家有戴爱莲、吴晓邦、盛婕等35人(表1),举办舞蹈活动28余场(表2),演出作品达115部之多(表3),为舞蹈宣传动员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扩大了舞蹈动员范围。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舞蹈以通俗易懂的表演方式凸显出了优越性,满足了宣传动员的需要。抗日战争时期的舞蹈(以下简称“抗战舞蹈”)作为宣传动员的常用载体,它以大众化的表演形式,取材现实的内容,使舞蹈宣传动员活动向着抗日民主政治方向与现实主义方向发展,成为团结抗战,共同战斗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