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脱叶催熟剂不同用量及配比下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比较》

《表3 脱叶催熟剂不同用量及配比下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在不同棉区噻苯隆和乙烯利用量及配比对脱叶催熟效果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T1、T2、T3均为50%噻苯隆WP和40%乙烯利AS混用,每公顷用量为分别为450 g+1 725 m L、600 g+3 000m L、600 g+4 500 m L。同列数据(平均值±标准误)后不同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Duncan’s多重比较,P<0.05)。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脱叶催熟剂仅在河北河间和江苏大丰试点显著影响籽棉产量(表3)。在河北河间,3个脱叶催熟处理的籽棉产量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24%、21%和23%,其中T1和T3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差异可能来源于铃重。而在江苏大丰,3个处理使籽棉产量分别显著降低8%、10%和11%,铃数减少可能是该点脱叶催熟处理减产的主要原因。2个地点3个处理间的籽棉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表3)。对产量构成因素而言,虽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但在河北河间试验点脱叶催熟处理有增加铃重的趋势,而在江苏大丰试验点可能会降低单位面积成铃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