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3类“韧性”的典型特征》

《表2 3类“韧性”的典型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气候灾害影响的国际韧性城市建设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9世纪50年代,“韧性”首先被用于机械学领域,以描述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形变之后复原的能力[1]。19世纪50—80年代,心理学开始将“韧性”用于描述人在遭受精神创伤后的恢复能力[2]。1970年,Holling首次将“韧性”用于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稳定状态[3],并将“韧性”认知从单一平衡态推向多平衡态。2000年之后,“韧性”概念逐步从工程和生态学科进入人居环境等社会-经济科学视野,城市的气候灾害韧性是社会生态韧性的典型实践,人们对“韧性”内涵的认知,也从单尺度向多尺度、从线性逻辑到循环模式转变(表1、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