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早期现代建筑对传统形式的回应》

《表1 早期现代建筑对传统形式的回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传统建造体系的现代转化线索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950年代后,深受巴黎美术学院体系(Beaux-Arts)影响的中国现代建筑师,试图将传统建筑形式转化为新中国的建筑语法。例如梁思成用“文法”和“词汇”来说明中国建筑法式、构件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发展出“建筑可译论”(1954年)[1]。该理论内涵集中在建筑形式的转译,“想象中的建筑”便是梁思成由“可译论”设计的代表方案。此后,随着社会主义新民族建筑风格的提倡,北京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建筑,“国庆十大建筑”成为该风格的集中体现。可以认为第一代现代建筑师先驱对传统建筑的现代转型实践,重视“形式与文法”“总轮廓”的处理1),追求宏大叙事性,这是建筑师在政治以及学术的双重作用下作出的回应。该时期的转译实践探索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可能性,打破了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领域的“缺席”现象(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