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预后单因素分析》

《表1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预后单因素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为对5种梗阻类型的生存分布进行检验的结果;b:为对3种治疗方式的生存分布进行检验的结果;c:为对4种肿瘤类型的生存分布进行检验的结果;均为多组之间的比较,并将Ⅱ、Ⅲa、Ⅲb、Ⅳ型分别与Ⅰ型比较;支架、碘粒子支架分别与外引流比较;原发性肝癌、胆囊癌、其他恶性肿瘤

选择性别、年龄、原发肿瘤类型、梗阻类型、术前感染、介入治疗方式、TBIL、ALB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进行治疗等因素作为研究参数。其中实验室生化及常规检查以术前0~3 d末次检查为准。分型按照Bismuth分型标准对胆道梗阻进行分型,并结合术中造影进行确诊。术前感染以术前1周内患者有寒战高热、外周血WBC>10.00×109/L、中性粒细胞比>0.75,结合血培养、胆汁培养确定诊断,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感染[5]。介入治疗方式分为外引流、支架植入及碘粒子支架植入。针对肿瘤治疗包括局部动脉内灌注化疗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外科手术切除。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