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流动人口工时分布的就业特征对比》

《表3 流动人口工时分布的就业特征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乡城流动人口、城城流动人口超时工作的影响因素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就业身份来看,生产类职业的工作时间最长,平均周工作时长为55.9小时,比管理类职业的周工作时间长14小时。服务类职业中超时工作的人数占比也较高,为67.2%。从流动人口就业的行业来看,第二产业与基础服务业(1)中的平均工作时长为53小时,远高于现代服务业的平均工作时长。同时在基础服务行业中,超时工作的人数占比最大,为63.5%。从就业单位的性质来看,公有制企业的平均周工作时长最短(46小时),个体和私营企业工作时间最长(52.7小时)。具体来看,个体经营和私营企业中出现超时工作的比例为60.5%,出现严重超时工作的概率为8.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公有制企业的41.1%和2.8%。表3显示,无劳动合同或签订口头劳动合同的人口的工作时间更长,平均工作时间为58.2小时。其中出现超时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更大,为71.7%。从月收入对比可以发现,工资5000元及以下的流动人口接近有70%的人口处于超时工作,而对比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流动人口,超时工作的比例约为60%。月收入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随着工资的提高,超时工作出现的概率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