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CE指标体系:农村居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距离效应——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表1 CE指标体系:农村居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距离效应——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村居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距离效应——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文CE指标包含两类,即生态指标和支付意愿指标。在生态指标方面,由于优质足量的水资源是流域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对于干旱缺水的内陆河流域,增加生态配水量,改善河流水质,是进行生态治理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因此本文将生态配水量和水质作为CE评估指标(表1)。首先,生态配水量的增加量是在保障各部门基本用水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无效用水,从而增加可以投入到生态治理中的水资源量。通过搜集历史与现状数据,并结合相关管理机构与专家意见,估算得到生态配水的最大可增加量。同时,考虑到流域各区段所需的基础生态配水量有所不同,因此将该指标进一步细分为上、中和下游生态配水量。其次,红崖山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具有防洪、抗旱、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该水库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上、中游,能够集中体现流域水污染问题。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公报》显示,红崖山水库水质曾于2004年前后一度下降为劣Ⅴ类,经治理现已恢复至Ⅳ类,但仍属污染较为严重的水体。结合石羊河流域管理机构与相关领域专家意见,红崖山水库水质提升到Ⅲ类是比较理想的,同时也是能够实现的。在支付意愿指标方面,本文将受访者家庭愿意为流域生态治理支付的费用作为评估指标,家庭付费的前提假定是付费一定能换来生态指标的相应改善,付费等级的设定主要是基于前期预调研中开放式CVM的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