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

《表2 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镁改性芦苇生物炭对水环境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温度下MgBC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曲线见图6。由图6可知,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MgBC对磷酸盐的吸附量不断增加。在不同温度下MgBC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MgBC对磷酸盐的吸附在0—240 min速率很快,说明磷酸盐与MgBC刚接触时由于静电作用能迅速地进入生物炭表面的吸附点位,时间在240—360min内,生物炭的表面吸附位点逐渐被占据,导致吸附速率逐渐缓和,当时间超过360 min时,吸附点位趋于饱和,磷酸盐不能再进入吸附位点,吸附达到平衡。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见表2。通过比较表2中3种动力学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发现在不同温度下MgBC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系数R2均高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且理论平衡吸附量与实验得到的吸附量非常接近,可见,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MgBC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的吸附过程包括外部液膜扩散、颗粒内部扩散和表面吸附等,能很好地描述吸附的全过程。因此可初步判断MgBC对磷酸盐的吸附是多种吸附机理的作用,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过程(秦婷婷等,2017)。图7是不同温度下MgBC对磷酸盐的颗粒内扩散模型曲线。如图7所示,颗粒内扩散模型中,不同温度下,MgBC对磷酸盐的吸附量与t1/2间形成的拟合直线均不经过原点(C≠0)。说明表面吸附和液膜扩散伴随着颗粒内扩散进行。综上,MgBC与磷酸盐的吸附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结合作用,吸附速率由表面吸附、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等共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