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热裂质谱推测聚氯乙烯经微生物处理后的产物》

《表3 热裂质谱推测聚氯乙烯经微生物处理后的产物》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聚氯乙烯的生物学降解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目前,对于PVC生物降解的机制研究并不多,大多都只是停留在筛选出某种菌对于PVC具有降解作用。因为PVC碳碳骨架的化学稳定性和疏水性,目前还没有直接参与其降解的酶的报道。唯一能找到可能对其有作用效果的酶是漆酶[20]。漆酶(EC1.10.3.2)是一类氧化还原酶,具有氧化酚类化合物的能力。自从1883年,首次从日本漆树中提取出漆酶以来,人们就开始研究漆酶[21]。后又发现高含量的漆酶存在于很多真菌中,如Trametes sp、Cerrena maxima、Coriolopsis polyzona、Lentinus tigrinus等[22-24],且参与了腐殖化过程,漆酶因此逐渐被开始应用到生物技术中。目前,漆酶在分解木质素、降解酚类物质和有毒污染物中的应用已较多[21]。Tirupati等人[20]用实验评估了旋孢腔菌用漆酶降解PVC的能力,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确定此菌株产最大量漆酶的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以低分子量PVC为唯一碳源培养菌株,红外光谱对比纯PVC与菌株处理过的PVC,发现处理过的PVC双键断裂并产生了新的C=O键,结构的变化显示出PVC的降解。对比热解后的PVC产物(表3),菌株处理后的PVC产物也有芳香族化合物的产生(图2),进一步证明了PVC的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