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发表论文15篇及以上的作者及数量统计(1980—2019年)》

《表2 发表论文15篇及以上的作者及数量统计(1980—2019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科技管理研究的贡献、演进与展望——《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刊40年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发文量来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刊40年来有23位作者贡献度较高,其发文量均在15篇(含联合)以上(见表2)。从时间上看,高贡献作者的突现分布较为平均,其首次发文的时间分布于1980—2011年间。从研究合作角度,形成若干贡献较高的团队(见图2(1))。作为中国科学学、软科学等领域的奠基人和杰出贡献者,冯之浚先生以37篇的总发文量成为最高产作者。冯先生与其所在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团队(夏禹龙、刘吉、张念春等)及以何钟秀、关西普等为代表的天津研究团队是较早在我国探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了解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总结科技管理工作经验的研究团队。这些早期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奠定了该领域的基本研究范式,为整个领域的发展以及后续研究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探索了道路、树立了标杆。赵红州和蒋国华则是我国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学界的先驱和学科带头人,2位学者在科技计量学方面开展了长期、密切与坚实的合作,贡献了大量高质量的成果产出,为我国科学计量领域研究理念的形成、研究范式的发展以及研究人才的培育做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以来,一批学者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中坚力量。其中,较具代表性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柳卸林、清华大学陈劲、大连理工大学苏敬勤,3位学者的初次发文均在2000年前后,至今已经分别产出34篇、33篇、33篇,位于全部学者总发文量的第二和第三位(并列),且保持强劲势头。从科研合作看,刘则渊、姜照华和刘凤朝等大连理工大学团队的研究者形成了分布最广、密度最大的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