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时段水旱灾害与收成、饥荒的相关性》

《表3 不同时段水旱灾害与收成、饥荒的相关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736—1911年华北饥荒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气候、灾害、收成的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0.01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灾害与饥荒之间的相关性随时间的推移可能发生变动。分别对3个时段做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列。可以看到和后两个时段相比,处在清代兴盛期的1736—1795年,旱灾与歉收、饥荒的相关系数明显降低,同时歉收与饥荒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大幅降低。回归分析结果亦体现出显著差异,对3个时段分别以旱灾指数为自变量,以歉收、饥荒指数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736—1795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98和1.25(即旱灾指数变动1,歉收、饥荒指数分别变动0.98和1.25);1796—1850年则上升为1.53和1.82;而1851—1911年进一步上升为2.13和2.54(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歉收和饥荒对于旱灾的敏感性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增强。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时段社会响应方式和力度方面的差异,在社会兴旺发展、防灾救灾机制运转良好的时段,有效的应对(如水利灌溉、粮食调度、蠲免赈济等)可以缓解灾害的消极影响,降低歉收和饥荒发生概率。一个典型例子是发生于乾隆初年的1743年旱灾,当年旱灾指数10.4,严重程度仅次于1876—1877年和1813年(图1d),同时造成严重歉收(指数15.4),但由于政府的大力救灾(仅拨付灾区赈灾的粮食就达200多万石)[29],有力缓解了灾情,灾后并未出现普遍饥荒(指数6.1,图1阴影(1)),堪称传统社会时期的救灾典范。但当“盛世”已去,荒政体系日趋衰败之后,灾害影响的传递过程便越来越顺畅,从而更容易导致歉收和饥荒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