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苏禄海卡加延脊之上ODP钻探资料》

《表3 苏禄海卡加延脊之上ODP钻探资料》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海—西太平洋典型剖面(南幅)揭示的微陆块-窄洋盆构造格局》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据Schlüter等(1996),刘海龄等(2017)资料整理.

对于卡加延脊,典型剖面中重磁特征均指示了其火山性质(图3a,b).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卡加延脊是由于古南海向苏禄海之下俯冲而形成的火山弧(Hall,1996;Hutchion et al.,2000).卡加延脊的形成开始于古南海的俯冲活动,可能在早渐新世或晚始新世,目前ODP769钻井(表3)得到的安山质凝灰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法测年结果为33.9±7.7Ma(Hutchion et al.,2000).随着古南海全部俯冲消减,礼乐—北巴拉望地块与西北苏禄海盆-卡加延脊发生碰撞,卡加延火山弧活动结束(Rangin and Silver,1991).卡加延脊之上Meander礁拖网得到的安山岩K-Ar法测年结果为14.7 Ma,ODP769、771井在脊侧翼得到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之上被含有下中新统和中中新统放射虫类的棕色黏土岩所覆盖(表3),都证实了卡加延火山弧活动结束时间为中中新世(Silver and Rangin,1989;Leg124Shipboard Scientific Party.,1989).地震剖面资料显示(图4),卡加延脊后期遭受了较强烈的裂谷作用,火山弧的结构遭到破坏,中间沉积了较厚的同裂谷期沉积物(Hutchion,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