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国典型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主要影响因素》

《表1 中国典型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主要影响因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全国尺度上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宏观地理格局烙印,乡村聚落密度主要受地形要素的限制。总体来看,中国山区乡村聚落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斑块形状不规则、复杂程度高;乡村聚落多聚集在河流两侧,其空间分布与河流走向密切相关。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贺艳华等[10]认为自然地理条件属于稳定型因子,重点作用于平原—丘陵—山区地域梯度并产生“持续强化效应”;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等属于动态型因子,主要作用于发达—欠发达—落后经济梯度并产生“倒U型阶段效应”。山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垂直梯度特征,海拔、坡度和坡向这3类地形因子对乡村聚落的规模、形状和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1]。海拔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具有“型铸”作用且“亲水”特征明显[12],地形位指数越大,越不适宜乡村聚落分布[13];山区乡村聚落多沿道路支线和河流分布于山间河谷地带且分布散乱[14]。此外,耕地与乡村聚落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是衡量区域人(聚落)地(耕地)关系的重要指标。岭南山区阳山县90%以上的乡村聚落的平均耕作距离在570 m以内[15];而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稻作梯田区80%以上的乡村聚落分布于距离耕地100 m范围内的区域[16]。中国东中西部典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海拔、坡度、道路及与耕地关系等主要影响因素之间作用关系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