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社区融合影响因素框架的构建》

《表2 社区融合影响因素框架的构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以低收入群体视角审视“大混居、小聚居”规划布局——以大连市沙河口区绿景社区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绘,自摄。

博伦(Bollen)和霍伊尔(Hoyle)于1990年提出感知融合的概念,认为其“包含某个个体在某一群体中归属感以及与作为该群体的成员的精神感受”,涵盖归属感与满足感两个维度。国内相关学者[8]应用感知融合的概念对社区社会融合进行测量,提出影响归属感与满足感即社区融合的重要原因是社区物质条件,包含社区环境与社区公共设施两方面。因此笔者将上述社区物质条件中可能发生互动行为的交往场所划分为四类[9](图3):即按照社区环境划分的户外活动空间、公共道路空间,与按照社区公共设施划分的公共服务设施与文化活动设施。2018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城市居住区进行了生活圈概念的定义,并对不同生活圈范围内配套设施与公共绿地的类别与规模进行了详细的控制与说明。笔者按照绿景社区人口规模相对应的10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与公共绿地的规范总结对影响社区融合的指标因子进行了细分与框架的建立(表2),以便于后续低收入群体社区满意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