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第二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中的绵羊改良增殖目标》

《表8“第二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中的绵羊改良增殖目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伪满洲国绵羊品种改良及推广——改良绵羊推广为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东北经济小丛书》,1984年,第34-35、120-121页。说明:1941年的数值并非目标数,是实际数。

1944年发布的《帝国议会答辩资料》可明确1942年绵羊推广情况。当年绵羊总头数约为385万,比1941年的377万头略有增长,但增幅比1936至1941年平均增幅明显偏低。绵羊总头数未及1942年目标数值922 000头,但已非常接近。非蒙古传统品种头数从1941年的106 000头增至130 000头,占总头数的3.5%,增幅也低于前述1936年至1941年增幅(8),未达到非蒙古传统品种5.1%的目标值。相对羊毛总产量3 903吨,优良原种、改良品种、杂交半血羊等非蒙古传统羊毛产量为178吨,占总体的4.6%,远低于13%的目标值。从1943年伪兴农部发布《羊毛類蒐貨増進ニ関スル件》内容看,提及“国防上不可或缺的羊毛”经过太平洋战争,无法从国外进口,着重强调羊毛自给[12],此时太平洋战争中普遍显现的粮食增产至上主义成为主导,可推测如同其他农牧业单纯强调增产而无暇改良,绵羊品种改良及推广也未能按计划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