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不同试件中钢筋循环极化曲线的电化学参数》

《表4 不同试件中钢筋循环极化曲线的电化学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用电化学方法评价海砂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钢筋钝化行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9b为海砂UHPC与普通砂浆循环极化曲线对比。由图9b可知,除OPC-S7未在28 d内生成钝化膜外,其余组钢筋正向极化过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维钝区间,表明钢筋表面存在的钝化膜阻碍了极化作用下金属的溶解[39]。在维钝区间对应的电流密度为维钝电流密度ip,ip值是金属在钝化状态下阳极溶解速率的表征,其值越低代表钝化膜阻碍金属阳离子迁移的作用越强[40]。表4为由Cview拟合软件得出的各组电化学参数。由表4可知,UHPC组ip值基本不随海砂氯离子含量变化,均在0.05μA/cm2左右,说明UHPC中钢筋钝化膜的生成与致密程度基本不受海砂氯离子含量变动影响。OPC-S0的ip值略高于UHPC组,OPC-S1的ip值较之有数倍提高,表明OPC-S0中钢筋表面生成的钝化膜不如UHPC组致密,OPC-S1则更逊一筹。循环极化曲线中的点蚀电位Epit与再钝化电位Erep的差值?E可以评价钢筋点蚀敏感性,差值越大表明发生点蚀的概率越大[39,41]。UHPC组及OPC-S0的回扫曲线都交于正向极化电流密度突变点,点蚀电位Epit与再钝化电位Erep几乎重合,?E在30 mV以内。而OPC-S1的?E值较大,OPC-S7的?E值极大。综上所述,UHPC组及OPC-S0中的钢筋全部钝化;OPC-S1虽已钝化,但点蚀敏感性较高;OPC-S7未生成钝化膜,且已有点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