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朱在仕宦履历表:南宋《朱在圹志》补释》

《表一朱在仕宦履历表:南宋《朱在圹志》补释》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南宋《朱在圹志》补释》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宁宗嘉定年间到理宗朝,作为朱熹唯一在世的儿子,朱在仕途可谓通达。如圹志所记,嘉定己巳(嘉定二年,1209)得旨“故待制朱熹之子,可特与职事官差遣”。理宗即位以后,更是得到御笔除授,屡获升迁。这与朱熹生前“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的坎坷仕途形成鲜明对比。其实,较之朱在之侄、朱熹嫡孙朱鉴,朱在的官运也更为亨通。时人刘克庄在给朱鉴所写的墓志铭中提到:“余观先朝尤褒录大儒之后,濂溪子焘次对帅蜀,康节孙溥亦至侍从,公季父贵显侔于焘,而公权位减于溥,盖有命焉。今天子尤重文公之学,及考亭之门者多致身廊庙,诵考亭之言者亦接武旃夏。”[4]朱在的仕途不完全是靠朱熹的“荫泽”和朝廷的“恩典”,也与朱在的政治才干等个人因素有关。对于朱在的政绩,圹志未能详述。朱在“添倅泉州”,任泉州通判时曾参与修建安海石井书院,在知南康军任上与朱熹一样曾重修白鹿洞书院,颇有政声。当然,在宋人笔记和后世文献中也有朱在“趋媚时好”“有惭其父”的记载[5]。但无可否认的是,朱在的仕历是朱熹生前身后政治境遇的重要表征,也是南宋中晚期从“庆元党禁”到“嘉定更化”,以至“端平更化”的政局演变,以及朱子理学从“伪学”到“正学”的官学化进程的折射和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