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攀登者》奇观性特效场面》

《表2《攀登者》奇观性特效场面》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特效影像的功能、效果与美学——对比《中国机长》与《攀登者》》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相比于《中国机长》较为成熟的灾难类型实践,《攀登者》则选择冒险与爱情元素相结合,且登山也是国产故事片鲜少涉足的题材。相比《中国机长》特效场面的节制,《攀登者》的特效镜头达到了2 000多个[3],笔者重点总结了五个具有奇观性的特效场面,且视觉奇观性远大于《中国机长》(如表2所示)。这一方面由电影的题材所决定,登山场面空间广阔且自带危险因素,利于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制造引人注目的视觉奇观。且作为冒险类型的电影本身就被目标受众寄予了观看视觉奇观的审美期待。《攀登者》最具视觉奇观的场面要数场景1的1960年雪崩、场景3的大风暴中求生和场景5的1975年雪崩,这三场戏也承担了电影重要的情节点。场景1的雪崩情节用多个景别仰拍表现大雪急速滚落的壮观场景,同时表现队员们在倾泻的雪块中挣扎求生、彼此相救的画面,极富视觉震撼。这里还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雪崩导致老队长牺牲以及方五洲为救曲松林丢了相机,为其后的剧情和人物关系埋下了伏笔。场景5的第二次雪崩则先用空中俯拍的全景镜头表现山顶的雪滚落,接着是队员们撤退中路面形成了巨大的裂缝,这里用多个镜头展现了冰裂缝扩张的壮观场面,接着是方五洲纵身飞跃裂缝的特效高速镜头,最后是方五洲飞身救摄影机被雪埋的画面。这里的雪崩场景除了为登顶制造障碍,几乎不承担任何叙事功能,更多是通过奇观展现为观众制造紧张感。此外,场景1和场景5两场雪崩的视觉设计明显不同,场景1采用快速剪辑,多中景和特写镜头,强调了人物在大风大雪中的挣扎求生。场景5多采用全景和大全景配合中景,在滚落的积雪和人物的动作间平行剪辑,强调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视觉紧迫感。另一场具有视觉奇观的是场景3的大风暴,这个场景先是表现帐篷集体被吹翻,接着是测绘员林杰的脚被挂在帐篷上被吹跑。最震撼的场面是众人绑在梯子上对抗风暴:不断的飞沙走石、摆动的梯子、众人被吹飞又掉落在地面上、落石与旋转的梯子的角度设计等特效镜头都是极具观赏性的奇观场面。正如周宪在其著作中所说:“奇观蒙太奇全然不同于叙事蒙太奇,它不拘泥于叙事的意义关系,而是直接服务于视觉快感产生”[4]。《攀登者》在这一点上做得可谓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