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改性沥青配比:考虑老化影响的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及微观机制》

《表2 改性沥青配比:考虑老化影响的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及微观机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考虑老化影响的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及微观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采用实验室BME-100L型号的剪切乳化机制备改性沥青。(1)SBS改性沥青(SBSMA)制备:将设定掺量的SBS颗粒加入170℃的基质沥青中,在175℃下以2 500 r/min的转速搅拌30 min。搅拌结束后再以5 000 r/min的转速剪切30min。(2)岩沥青改性沥青(RAMA)制备:将设定掺量的岩沥青颗粒加入170℃的基质沥青中,在165℃下以2 500 r/min的转速搅拌30 min。(3)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R/SMA)制备:将设定掺量的SBS颗粒加入170℃的基质沥青中,在175℃下以2 500 r/min的速率搅拌30 min。搅拌结束后再以5 000 r/min的转速剪切30 min,使得SBS改性剂得到充分溶胀。然后加入设定掺量的岩沥青颗粒,使整个混合物体系在165℃、2 500 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30 min。(4)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R/CMA)制备:将一定掺量的胶粉改性剂加入180℃的基质沥青中,搅拌30 min后加入稳定剂,然后以5 000 r/min的转速剪切30 min,再加入岩沥青颗粒,在165℃下搅拌30 min。基于以往的研究,考虑材料成本以及岩沥青改性沥青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首先确定了R/SMA和R/CMA的10组改性剂配比方案;然后基于针入度、软化点、粘度、PG分级以及重复蠕变试验结果[21],最终确定了四种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剂掺配比及两组试验对照SBSMA和RAMA,配比方案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