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清代钱塘江海塘损害及修补情况》

《表1 清代钱塘江海塘损害及修补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海失故道:清至民国海宁海塘修建中的环境与技术》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上表据翟均廉编纂:《海塘录》卷四《建筑二》(第93-101页)统计而成。

但另据浙江海域风暴潮的影响研究表明,“平均气温变化与风暴潮强度(沿海登陆台风个数、平均海平面高度、较大风暴增水出现频率、超警戒风暴潮频率和年极值高潮位)具有明显的正相关”(4),意即平均气温越低,年度风暴潮的次数就越少。如此,可以得知寒冷期内,年度风暴潮总数较少,而单次潮汐强度则较大。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思考寒冷期的顺、康、雍时代,海宁海塘的修建与气候环境之间究竟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表1是从清代《海塘录》中统计出来的从康熙到雍正时期影响较大的风灾与潮灾,从康熙三年(1663)开始至雍正十三年(1735)结束,可明显看出虽该阶段大潮灾绝对次数较少,却有着强大的破坏力;且从时间分布上看,这些潮灾主要发生在八月左右,恰为潮汐力量最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