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病因所致低血糖患儿发生率 (例, %)》

《表1 不同病因所致低血糖患儿发生率 (例,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1、表2及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低血糖发生率均较高,更易发生低血糖。原因在于糖原储存不足、调节功能不完善。胎儿肝糖原和脂肪的储备主要在胎龄最后4~8周,胎儿棕色脂肪的分化从胎龄26~30周开始,一直延续至生后2~3周,显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部分或全部失去这些糖原和脂肪储备,从而更容易发生低血糖[5];因此应根据新生儿的体重、体温情况置于暖箱保暖,治疗期间保持环境温度维持在30~32℃,以降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热量消耗,并监测血糖变化,母儿皮肤接触也可以提供一个最佳的恒定的温暖环境,帮助其保持身体的温度,必要时皮肤接触可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早产儿还可由于喂养不耐受而导致开奶延迟或补糖延迟出现低血糖。对于摄入量不足、延迟喂养时间或喂养不当的小于胎龄儿、早产儿等,其体内糖储备本来就相对或绝对不足,所以出生后应加强母乳喂养,科学的喂养方法是维持新生儿正常血糖水平的关键。一般来说,喂养在出生后0.5~1h内开始,并在24h内每2h喂1次,如果无母乳或者母乳量不够,则以10%葡萄糖喂养(5~10ml/kg/d)或配方奶粉喂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