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研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及样地特征》

《表1 研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及样地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典型喀斯特洼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储量动态及其对极端内涝灾害的响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研究区位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古周村的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生态重建试验示范区(107°56′~107°57′E,24°54′~24°55′N)。研究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最低点海拔为376 m,最高海拔为816 m,相差440 m。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6.5~20.5℃。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390 mm,雨季平均持续130~140 d,集中在4—9月,其中6、7月份降雨最多,经常发生小规模内涝灾害,绝大部分时候持续时间短,淹水面积小[25]。但分别在2015年6月和2016年6月期间,广西北部、中部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研究区洼地连续两年发生极端内涝灾害,降雨量超过230 mm,淹水面积高达87%,洼地最深水位达3 m以上,持续时间长,连续淹水持续时间长达半个月以上,尤其以2016年6月的洪涝灾害为近60年来最大的洪涝灾害。研究区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少,常出现季节性干旱。研究区土壤主要为由碳酸盐岩发育的钙质石灰土,土壤质地黏重,分布极不均匀,基岩大面积裸露,尤其是坡地,平均裸岩率达80%以上。耕地主要集中于洼地和坡脚,土层浅薄,生态环境脆弱。洼地平均土层深度约为75 cm,部分土深仅10 cm左右,坡地平均土层深度20~40 cm。研究区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石漠化严重,2004年开始,研究区大部分耕地开始退耕,主要通过人工恢复(种植人工林、牧草、人工林和牧草混合种植)和自然恢复(自然撂荒)两种方式进行植被恢复(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