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10—2018年湖南省浏阳市稻飞虱迁入情况》

《表3 2010—2018年湖南省浏阳市稻飞虱迁入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浏阳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与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病毒初侵染主要为外地迁入的带毒白背飞虱传毒引起。相关研究表明,植株之间不相互传毒,水稻种子不带毒,白背飞虱不经卵传毒[12-13],子代带毒的方式是取食带毒植株感染病毒。鉴于一季稻发病重,而5月上、中旬1代白背飞虱的迁入高峰(表3)是关键预测因子。因此,2011年以来每年4月上旬开始监测稻飞虱迁入情况,根据灯下白背飞虱虫量,引导全市种植户着手开展“治虱防矮”工作。由于浏阳是单双季水稻混栽区,迁入当地的白背飞虱主要在早稻田或再生稻田取食和繁殖,再转移到一季稻和晚稻田取食传毒,因此采用“三步法”开展“治虱防矮”工作。第一步,通过早稻统一集中育秧,利用封闭式的育秧环境隔绝带毒白背飞虱与秧苗接触,并在移栽后对第1代白背飞虱进行1次防治。第二步,一季稻在三叶期进行1次白背飞虱普查,若虫量较大则防治1次,育秧移栽的在秧苗移栽前再施1次“送嫁药”。该时期通常选用速效药剂,如吡虫啉、烯啶虫胺等。第三步,移栽稻在移栽后10~15 d、直播稻则在分蘖期选择长持效期药剂进行1次防治,如吡蚜酮、噻嗪酮等。在稻飞虱若虫盛发期做好大面积防控工作。通过“三步法”压低迁移到中稻和晚稻田的虫口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