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支撑性战略获批时间(3)》

《表3 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支撑性战略获批时间(3)》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权力重塑与政策叠加:中国国家级新区发展机制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除国家级新区外,国家近年来先后也设立了多种类型的功能区,如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这些功能区在发展目标上是有差异的,并且与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可产生较强的联动效应。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享有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自主创新示范区主要集中发展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是根据地方具体的发展情况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全方位的改革试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功能区,其发展战略的实现都离不开行政体制的改革,因此能够叠加更多的功能区战略,意味着国家级新区在行政改革的权限范围上有所扩大,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程度更强。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成功的范例,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都在自身空间范围内叠加设立了一大批战略功能区,见表3。而这些战略功能区对国家级新区的支撑作用也是显著的。例如,天津滨海新区在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各项政策支持下大胆创新,创造了“创新创业通票制度”,借助互联网+政府服务,将先行政策资金兑现的财政后补贴方式改为先由第三方机构垫付、再由合作银行兑现的方式进行,从而再造了政府资源配置的流程[1](302)。上海浦东新区则尝试以自贸区理念改造浦东地方政府管理体制,通过陆家嘴金融城管理体制创新,构建“法定机构+业界共治”的新型治理机制;在自贸区探索推进建设工程招投标改革、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建筑领域认可人士制度等[1](195)。这些都表明,国家级新区作为一种综合性功能区,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国家其他功能区的战略支持。政策叠加使得国家级新区在众多领域拥有大胆改革与创新的动力,最终成为理顺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化治理模式的关键环节,并最终成为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