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BC基碳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表1 BC基碳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细菌纤维素基纳米生物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Jiang等[18]采用的一步合成法,将BC与柠檬酸钠混合后再进行高温裂解,制备高导电CNF桥接多孔碳纳米片(PCNs)。该研究中作为碳材料前驱体的柠檬酸钠,对反应热处理过程有化学活化作用。一步法制备的3D PCNs具有高达1037 m2?g–1的比表面积,电化学测试证明其质量比电容可以达到261 F?g–1,并呈现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且在循环104次后电容保持率仍有97.6%。Long等[12]以聚苯胺(PANI)为掺杂剂、KOH为活化剂得到相互交联、多孔的N–CNF,其比表面积高达1326 m2?g-1,极大地增强了电极的双电层和赝电容存储能力。Lai等[19]采用类似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多孔结构的碳气凝胶,其电化学性能表现较好,而且可以作为多功能的吸附剂。采用不同有机染料为掺杂剂,可将毒性废物转变为有价值的杂原子掺杂CNF气凝胶,作为氧还原反应(ORR)和超级电容器的电催化剂和电极材料[20]。因此,该方法被证实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策略,并且可进一步扩展到开发其他掺杂电极材料,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