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聚合物的分子量、热性能、光物理及电化学数据》

《表1 聚合物的分子量、热性能、光物理及电化学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吡啶并噻二唑的三元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ELUMO=EHOMO+Eopt g

聚合物P(2T-Py-DFBT)和P(2T-Py-FBT)在三氯甲烷稀溶液和薄膜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如图3所示(数据总结见表1),可知,两种聚合物均显示出非常宽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接近800 nm的近红外区域。聚合物P(2T-Py-DFBT)和P(2T-Py-FBT)在溶液中均表现出两个吸收峰,其中,短波段的吸收峰应归属于共轭单元的π-π跃迁,而长波段的吸收峰可归属于给/受体单元之间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P(2T-Py-DFBT)的最大吸收峰在558 nm处,而P(2T-PyDFBT)和P(2T-Py-FBT)的最大吸收峰在562 nm处,这意味着后者的ICT效应更明显。另外,聚合物P(2T-Py-DFBT)和P(2T-Py-FBT)在溶液中都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肩部吸收峰值,表明两种聚合物在溶液中没有形成强烈的分子间聚集。相比于溶液中的吸收光谱,P(2T-Py-DFBT)和P(2T-PyFBT)的最大吸收峰分别红移了75 nm和43 nm,与P(2T-PyFBT)相比,P(2T-Py-DFBT)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红移和更宽的吸收,这说明氟原子数量的增加,导致聚合物的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因此,P(2T-Py-DFBT)薄膜的最大吸收峰红移程度更大,从图3可知,聚合物P(2T-Py-DFBT)和P(2T-PyFBT)的吸收边带(λedge)值分别为785 nm和762 nm,依据等式Egopt=1240/λedge,计算得到P(2T-Py-DFBT)和P(2T-PyFBT)的光学带隙(Egopt)值分别为1.58和1.62 e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