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研究对象前、后测与全国常模SCL-90因子分比较》

《表2 研究对象前、后测与全国常模SCL-90因子分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心理营养教育: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模式》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参与辅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前、后测的结果见表2、表3所示。表2显示:前测数据结果与全国常模各因子比较,大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7个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0~6.930,P<0.05),代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参加辅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新生心理排查结果一致。2019年,在排查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时发现,20%的大一新生处于抑郁状态,7%的大一新生有抑郁症倾向,2%的大一新生医院确诊分别为轻、中、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后测数据结果与全国常模各因子比较,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等三个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22~3.823,P<0.05),这三个维度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其它因子的后测数据显著低于前测数据,趋于全国常模。他们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等六个维度有明显降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并接近全国常模水平。可见心理营养教育模式有助于降低高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敌对、焦虑情绪,建立彼此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