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发达国家人口变动与发展阶段的对应性及发展特征》

《表4 发达国家人口变动与发展阶段的对应性及发展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化中人口质量提升与数量增长的再平衡——补偿性增长假说》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理斯曼等(1988)[1],Rostow(1960)[3]。

上文第一个问题源于理斯曼等(1988)[1]关于人口增长与社会条件关系的看法。归纳起来,即在后工业化或城市化阶段,人们一改工业化时代以生产为中心的观念,逐渐学会用消费的眼光看待生产和产品,并变为积极的、挑剔的消费者。消费者和家庭这种心理倾向的变化源于不同发展阶段上经济社会条件的动态演进。鉴于本文目的,表4撷取了理斯曼-格拉泽-戴尼模型中(对应于人口“S型”曲线)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阶段的情景,并与罗斯托的类似思想进行比较。理斯曼等的初衷是通过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上经济社会结构条件的变化,观察社会性格和个体行为的变化机制。此处,我们综合这些启发性结论,以分析结构条件和个体行为的变化对人口增长带来的潜在影响。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1970年前后工业化加速和后工业化或发达城市化减速两个时期,阐释本文人口增长假设之于发展的理论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