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1986—2017年研究区生态用地转移》

《表3 1986—2017年研究区生态用地转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最小生态用地需求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km2

在研究阶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保持自身面积不变的比例为保留率,即某一种类型未发生转移的面积与该类型总面积之比。如耕地未发生转移面积为3 882.27 km2,2017年耕地总面积为4 183.81 km2,其保留率为92.79%。本研究采用保留率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稳定性,某一土地利用类型保留率越大,其空间稳定性越强。借助Arc GIS10.2软件中的叠加分析,探索研究区生态用地类型相互转化的流向。1986—2017年生态用地类型中耕地的保留率最高,为92.79%,然后为林地和水域,保留率分别为88.99%,57.34%,其他生态用地的保留率最低,仅为24.24%。可以看出,耕地的空间稳定性最好,其次为林地和水域,其他生态用地的空间稳定性最差。1986—2017年生态用地转出面积1 243.33 km2,转入面积709.60 km2,其中耕地转出面积最大,为693.85 km2,其次为水域173.56 km2。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道里区和香坊区耕地相继被开发,同时,松北区的建设导致耕地面积出现大幅度减少,离水源较近的易开发区域开发成建设用地,造成耕地和水域面积大量转出。草地和林地转出面积相对较少,分别为95.54 km2,108.6 km2。生态用地转为非生态用地面积为646.34km2,增加面积的77.95%来源于耕地的转入,可见研究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以耕地非农化为主。非生态用地转出量为112.61 km2,原因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部分非生态用地闲置被开垦为其他用地。总体来看,1986—2017年生态用地面积转入量小于转出量,生态用地面积减小,且转出第一大流向为耕地,占转出面积的55.81%,主要由于研究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比重较大,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大量占用距离城市中心较近的耕地用于工业和居住用地等建设(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