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耕地后备资源供给和需求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1 耕地后备资源供给和需求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耕地后备资源供需耦合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耕地后备资源需求潜力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现有耕地占用的情况下考虑到对于粮食需求的上涨及地区开发意愿能够进行耕地补充的程度。因此,耕地后备资源需求影响首先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现有耕地的占用情况;其次要考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增长的情况下对粮食需求量的扩大情况;最后要考虑开发主体开发的主观意愿。因此,主要从5个方面选择9个指标作为影响耕地后备资源需求潜力的因子。(1)经济发展因素。全国生产繁荣,工业占地增加,产业园区及开发区等工业集中地多选址在耕地上,导致耕地日益减少。因此,选用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业化情况,反映经济发展对耕地后备资源需求的影响。(2)社会发展因素。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城镇人口增加和居住习惯的改变导致城市居住需求扩大,商业用地、交通用地等配套设施占地迅速增多,对于城市周边高质量的耕地占用明显;居民饮食结构不断改善以及人口不断增长,对于粮食的需求日益扩大。因此,选取城市化率指标反映城市化程度,以居民消费支出指标反映居民饮食结构和居住品质的变化,人口上涨的影响选取人口增长速度指标。(3)耕地减少现状因素。耕地减少除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占用以外还存在灾害毁地、污染毁地、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区域政府出于规划目的提前转用的农业用地。选取人均耕地变化率直接反映耕地资源减少速度。(4)耕地的粮食产量因素。对于耕地后备资源的需求最终是需要其生产的粮食。不同地区粮食单产不一致,相同的粮食需求总量的情况下需要的耕地数量不同。因此,粮食单产是影响耕地后备资源需求量的因素之一。(5)对于需求的抑制因素。在开发和利用时首先要考虑开发成本是否能为地区所承受,其次要考虑所需的生产材料是否能为地区所承受。针对开发时产生的负担选取开发成本与当地人均生产总值之比作为衡量开发成本是否能为地区承担的指标,针对利用时所需的生产材料能否为地区所承受,则考虑到各项生产资料成本较低,基本不予考虑,但所需的水资源虽然成本不高,但涉及水资源的紧缺性以及生产生活争水以及不同产业间争水问题。因此,选用人均水资源量与人均用水量之比来衡量水资源压力对开发耕地后备资源需求的限制程度。根据选定耕地后备资源需求潜力指标,并收集数据,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耕地后备资源需求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