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楼层地震作用统计:多层物流仓储结构设计》

《表2 楼层地震作用统计:多层物流仓储结构设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层物流仓储结构设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由于本工程存在夹层和出屋面设备间等房间,建模中共六个楼层

根据持力层实际埋深情况和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等方面综合考虑,本工程基础型式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各柱底基础埋深按实际埋深情况确定,6.0m标高夹层按标准层建模。结构试算时,底层层高取基础顶面至夹层楼面,由于底层与二层层高相差较大,楼层承载力比值无法满足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第3.4.4条要求[5]。为满足结构规则性要求,在室外地坪标高相近位置设置一层地框梁,基础顶面至地框梁标高按无楼板的标准层考虑,地框梁至基础顶面处框架柱断面尺寸适当放大,增加地框梁标高以下部分的侧向刚度,由于底层框架柱截面不满足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造要求,因此,嵌固端取基础顶面。模型中的第二层为地上一层,抗震规范中的对底层框架柱的内力调整系数施加于模型中的第二层更为合理。因此,结构分析计算时,将底部一层作为地下室和不作为地下室两种情况分别计算,框架梁柱实际配筋取两个模型计算结果的不利情况。表2为两种计算模型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从计算结果看,模型1地震作用较大,且差别最大的位置为底部两层,最大相差约166%。对于局部竖向构件计算所需配筋面积,模型2较模型1大,东北角柱,模型1单侧计算配筋面积为49cm2,而模型2计算配筋面积为51cm2;北侧中间边框架柱,模型1单侧计算配筋面积为31cm2,而模型2计算配筋面积为32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