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PP/EPR/EP‐2三元共混物分散相等积圆直径》

《表2 PP/EPR/EP‐2三元共混物分散相等积圆直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乙丙嵌段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链结构对PP/EPR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分散相尺寸分析,在每种混合物中测量超过200个颗粒。

研究表明橡胶颗粒的粒径对共混物的韧性起到重要作用,一般认为粒径越小,增韧效果越好。但Jang等研究认为[16]当橡胶颗粒的粒径小于0.5μm时,任何橡胶颗粒都不会起到增韧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应力集中区的尺寸较小,不足以诱发银纹,导致增韧效率降低。因此,认为橡胶增韧PP体系橡胶颗粒的临界粒径为0.5μm,只有橡胶颗粒的粒径大于临界粒径时,才可以引发基体的多重银纹化。从PP/EPR/EP‐2三元共混物的冲击断面被二甲苯刻蚀后的SEM照片(图4)可以看出,随着EP‐2添加量的增加,分散相EPR被刻蚀后的孔洞尺寸逐渐减小。从等积圆直径统计数据(表2)看出,当EP‐2添加量为8%时,三元共混体系分散相的等积圆直径由PP/EPR(80/20)的1.38μm减小为0.55μm,接近并大于橡胶增韧PP体系橡胶颗粒的临界粒径0.5μm。说明EP‐2的加入有效降低了分散相平均粒径。可能缘于EP降低了分散相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张力、增加了体系的相容性[17]。但当EP添加量超过8%后,PP/EPR/EP‐2共混体系分散相的平均粒径反而变大,孔洞形状逐渐变得不规则;同时,在分散相内部和外部均出现不能被甲苯刻蚀掉的部分,推测是由过饱和的EP‐2形成的独立的分散相中PE嵌段具有一定的结晶能力而未能被甲苯在60℃下刻蚀掉[18‐20],其演变过程推测如图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