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鞍结节脑膜瘤类型与特征》

《表1 鞍结节脑膜瘤类型与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术前MRI评估:(1)MR检查可清楚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扩展方向以及与视交叉、下丘脑、主干血管的关系。增强MRI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边界、与视器的关系,MRI三维成像可显示肿瘤与视神经、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下丘脑、垂体柄和双侧海绵窦等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TSM表现为均匀、明显强化的球形、半球形或匍匐状占位,蝶鞍大小均正常,边界清楚,沿颅底向前上方发展,行似“鸟嘴”。肿瘤以鞍结节为中心向前、后、两侧及上方生长,向前生长明显者可接近嗅沟的后缘,向后生长者可达鞍膈的上表面及垂体柄的前面。肿瘤均匀强化137例,非均匀强化者19例,其中83例见到特征性的“脑膜尾征”。视神经管薄层增强扫描可见视神经管内强化明显的肿瘤征,73例可见肿瘤侵入神经管。据肿瘤的最大直径进行分类:肿瘤最大径范围为1.6~7.0 cm,平均(3.8±1.4)cm。其中<2 cm为小型,21例;2~4 cm为中型,93例;4~6 cm为大型,37例;>6 cm为巨大型,5例。不同类型TSM的特征见表1。(2)T2WI根据肿瘤周围组织的等强度或高强度信号来判定是否存在脑水肿,以及评价颈内动脉远端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的包绕情况。瘤周伴有不同程度水肿者41例,脑积水者14例。肿瘤位于鞍结节,向鞍隔、蝶骨平台扩展者64例,肿瘤向侧方累及海绵窦者13例,向鞍旁扩展至颈动脉池者72例;包绕一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或和大脑前动脉复合体者56例,视交叉受压上抬者32例,向下生长累及鞍隔、垂体者36例,向后挤压或侵入第三脑室底前部者26例。压迫第三脑室27例,脑干受压移位22例。MRA显示大脑前动脉A1、A2段上抬后移,其中部分变细、僵直,提示已被肿瘤包裹。行DSA检查28例,均显示大脑前动脉A1段和前交通动脉上抬并向后外侧移位,呈抱球状,其中显示动脉变细、僵直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