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降水类型降水贡献和Nt、W、R、Dm和lg Nw的平均值》

《表1 不同降水类型降水贡献和Nt、W、R、Dm和lg Nw的平均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广东两次飑线过程的微物理特征分析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结合3.2节、Chen等[32]以及Jung等[27]方法将两次飑线降水过程(槽前型飑线和东风型飑线)划分为对流前沿、对流中心、对流后沿和层云降水。两次飑线过程共识别出24个对流性降水和140个层云降水样本(表1),其中,槽前型飑线对流性降水和层云降水的降水贡献分别为75.3%和24.7%,东风型飑线对流性降水和层云降水的降水贡献分别为60.7%和39.3%。图5为雨滴谱和各物理参数随时间变化图。从雨滴数浓度(N(D))随时间的演变(图5a)可以看出,槽前型飑线对流前沿雨滴粒径和浓度较小,但有少量3 mm左右雨滴出现。随后对流中心区,雨滴粒径和浓度变化剧烈,快速增大,并且雨滴粒径最大值出现时间先于小雨滴浓度最大值。对流后沿雨滴粒径和浓度随时间逐渐减小,至层云区趋于稳定。图5b是反射率因子(Z)、雨滴浓度(lg Nt)与雨强(R)随时间变化,发现R、Z和lg Nt演变趋势较为一致,随着R增强,Z和lg Nt也在逐渐增大,但lg Nt峰值浓度比R延迟了1 min,这与王俊等[37]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而Z峰值比R提前了1 min;随后R的减弱,Z和lg Nt也随之减小,但减小的幅度明显小于增大的幅度。图5c是谱参数μ、λ、质量加权直径(Dm)和lg Nw随时间变化图,可以看出,Dm在对流前沿区迅速从0 mm增加到3.48 mm,这也是此次降水过程中Dm的最大值,之后在对流中心区随时间逐渐减小,层云区内趋于稳定,基本保持在1 mm左右。lg Nw从降水开始阶段迅速增大,在对流中心区达到最大值(5 mm-1·m-3),随后迅速减小,并在层云区趋于稳定。μ和λ波动较为一致,在对流区较为稳定,层云区波动较大。随着R增强,μ和λ缓慢减小,R减弱过程中,μ和λ逐渐增大。μ和λ的最小值出现在雨强减弱时刻(05:44或者05:45),这主要是因为小粒子浓度显著增大和直径大于4mm的大粒子数浓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