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84-1991年农业结构演变》

《表2 1984-1991年农业结构演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中国农业结构变迁70年:历史演进与经验总结》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

这一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顺利实现得益于:一是受制于消费需求的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滞后。具体而言,经过上一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力大幅上升,尤其是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产后各环节发展滞后,导致农产品市面上粮食和棉花供过于求,一度出现“卖粮难”和“卖棉难”问题。而其他经济作物和畜产品等农产品却供不应求。二是战略要求的变化。1985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心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非农产业成为国家关注的重心。基于此,政府首次提出鼓励和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和全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在约束条件和战略要求的互相作用下,制度条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化解粮食和棉花产量的相对过剩问题,1985年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开始推行,改革取消了30多年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政府开始放松对农产品价格和经营的管制,开始注意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农产品流通领域开始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的双轨制方式,而这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抑制粮棉生产,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此外,政府还运用行政手段将不适宜种植粮食的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牧,开始注意区域布局的优化。并辅以财政手段支持粮棉集中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畜牧业,鼓励发展多种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