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麦秸还田模式下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表2 不同麦秸还田模式下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麦秸还田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麦秸还田模式下土壤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不同麦秸还田模式下,稻田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变化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与未施用麦秸的对照土壤相比,S处理稻田土壤pH、TOC和AK含量都有上升趋势,土壤EC和TN则呈现下降趋势,但影响效应并不显著(P>0.05),而稻田土壤中AP含量则显著提高,AN含量显著降低(P<0.05)。三种麦秸还田模式下,稻田土壤中pH、TOC、DOC、AK、EC和TN并无显著变化。与S处理相比,SN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AN含量,并显著降低了稻田土壤中AP的含量,而与对照土壤相比,SN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DOC含量;SP处理与S处理相比仅显著降低了土壤中AP含量,而对其他性质无显著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麦秸还田主要显著改变了土壤中易被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氮、磷的含量如DOC、AN和AP,而对土壤中pH、EC、TOC、TN和AK则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