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两组患儿手术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改良式肠造口引流装置在新生儿肠造瘘中的临床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传统组27例中治愈26例,高位造瘘7例(切除肠管65~95 cm),其中1例因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改良组18例中治愈18例,高位造瘘3例(切除肠管70~95 cm),无一例死亡。两组患儿的早产情况、出生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在肠管脱垂、肠管回缩以及切口疝的发生情况上与传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为(89.50±16.73)min,传统组手术时间为(86.07±17.2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9.89±4.54)d,传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24.73±11.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非计划再次手术1例,传统组非计划再次手术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改良组术后近端肠管2~3 d排气排便(均通过避孕套观察),肠功能完全恢复约5~7 d,全部病例术后5~7 d开始试喂5%葡萄糖水,无异常后根据病情逐步给予蔼尔舒肠道配方奶喂养,术后6~7 d固定至近端肠管上的包皮环会自行脱落,此时改贴人工造口袋,并经腹部B超明确腹腔无明显积液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7~9 d拆除腹壁伤口缝线;对于低体重新生儿,出暖箱至喂养正常后,家属学习造口护理后出院,平均住院时间(30±9)d,出院后门诊随访3至6个月,再择期实施二期或三期手术。改良组术后无一例出现造口肠管回缩、狭窄、脱垂及排便困难、腹壁伤口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