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模型参数换算:三维大尺度非均质油藏模型下的剩余油水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表2 模型参数换算:三维大尺度非均质油藏模型下的剩余油水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三维大尺度非均质油藏模型下的剩余油水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三维大尺寸油藏岩心模型需要与实际储层具有相似性。油藏井间距约为300 m,油藏模拟位置地层埋深厚度为100~200 m,实验室模型厚度最大能做到20 cm。因此,确定模型厚度比例为1∶1 000,两角井间距为26 cm,考虑到模型边界原因,实验模型的长、宽均为30 cm。选用不同目数的石英砂配比进行各层逐级填砂,模拟韵律层以及构造形态,填砂过程埋入饱和度探针压实烘干。根据井组各井所处沉积微相和物性设计了复杂结构非均质性的三维大尺寸岩心及9点井网模式:正韵律层(左侧)、反韵律层(右侧)、复合正韵律层(前侧)以及复合正反韵律层(后侧),能有效模拟绥中36-1实际的储层情况,制作的岩心物性对比按照参考文献[10-12]。图2a为岩心模型,图2b为井网部署俯视。该次实验的重点井放在1号、3号、11号、13号四口角井,1号井与11号井部署在模型右侧具有反韵律特点的角区域,3号井与13号井部署在模型左侧具有正韵律特点的角区域。其中,1号井左侧与3号井右侧区域为平均物性稍好的复合韵律区域,而11号井左侧与13号井右侧为平均物性稍差的复合韵律区域。图2中每个复杂韵律层中的色块颜色由深及浅代表该色块区域的物性(相对的)由差到好,具体各井相关物性见表1。在保证流体黏度不变情况下,时间比例也为1∶1 000,因此,注水强度比例由计算可得,为1∶1 000 000,根据实际井组注水量结合模型后期转为排状注水井网模式,井组注水速度按1 000~3 200 m3/d计算,则转换模型为0.694~2.083 m L/min,具体模型参数换算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