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变形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Schmid因子》

《表1 不同变形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Schmid因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AZ31镁合金拉伸扭折带结构的产生及交互作用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图4中观察到扭折带与{101ˉ1}孪晶在同一个晶粒内共生的情况,并且在发生交互作用区域孪晶内部产生了高密度的位错,其形成机理如图6所示。图6a中的情况为外力对hcp结构晶体沿基面方向进行拉伸,在同一个晶粒内产生了{101ˉ1}一次孪晶及以{101ˉ2}晶面为界面的拉伸扭折带。图6b为扭折带的结构示意图,在拉应力的作用下使得基面位错对反向运动,造成晶体的基面(0001)发生转动。图6c为{101ˉ1}孪晶的结构示意图,沿基面拉应力(相当于沿c轴压应力)的作用下使得晶体以<1-210>晶向为轴转动56°,形成特殊角度的对称关系。表1为不同变形结构在图6a所示的外力作用下的Schmid因子计算结果。在该晶粒产生了(101ˉ1)压缩孪晶,此时(101ˉ1)[101ˉ2ˉ]孪生系的Schmid因子为0.349,故择优产生(图6a中绿色板条)。而在该晶粒的另一个方向上,(101ˉ1ˉ)[101ˉ2]压缩孪生系的Schmid因子为负值,不利于孪晶的产生,因而形成了扭折带;但扭折带中基面位错的Schmid因子为0.209,并没有发生简单的基面位错滑移,而是产生了基面位错对。这揭示了为何在同一个晶粒内的2个交叉方向出现了{101ˉ1}孪晶与扭折带共存的现象,而不是2个{101ˉ1}孪晶共存。当扭折带与孪晶板条发生交互作用时,扭折带中的高密度的基面位错与孪生位错发生反应,在孪晶内部产生高密度位错,使孪晶结构密排面发生转动,孪晶与基体之间不再具有孪晶对称的取向关系;但是孪晶板条的整体形态变化并不明显。这一结果与孪晶之间的交互作用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在研究孪晶交互作用时,发现孪晶的交互作用与每个孪晶的孪生位错关系密切,孪生位错之间的反应使得障碍孪晶发生退孪晶,孪晶板条尺寸产生显著变化,而孪晶内部密排面的晶体学取向并未发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