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三套资料计算的关键区区域加权平均夏季降水在2 0 0 3—2 012年与1993—2 0 02的差值(单位:mm·d-1)及差值百分比(单位:100%)》

《表1 三套资料计算的关键区区域加权平均夏季降水在2 0 0 3—2 012年与1993—2 0 02的差值(单位:mm·d-1)及差值百分比(单位:100%)》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1世纪初青藏高原感热年代际增强对中国东部季风雨带关键区夏季降水年代际转折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利用CMA、NOAA和CMAP三套降水资料计算的1961—2014年区域加权平均的关键区夏季降水年际变化之间相关系数均达到0.78以上(其中CMAP资料与其他两套资料的相关系数计算时段为1979—2014年,表略),均通过了a=0.001的显著性检验,这种高相关保证了资料的可信度.图2a显示三套降水资料的时间演变特征也较为一致,均表明:黄淮、江淮流域的降水量在2003—2012年较前一时段(1993—2002年)发生年代际增长;相反,长江以南地区降水量则表现为年代际减少.但CMA资料相较其他两套资料表现出的黄淮、江淮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长江以南地区的降水量较其他两套资料相比更少.表1显示CMA资料反映的黄淮、江淮流域在2003—2012年的降水量平均值较1993—2002年增加了8.1%(0.37mm·d-1),而长江以南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平均值减少了16.8%(-1.42mm·d-1);NOAA重建资料得到的黄淮、江淮流域降水的年代际增长特征较CMA资料更为显著,而CMAP资料得到的黄淮、江淮流域降水增长幅度小于CMA资料,且这两套资料反映的长江以南地区降水量的年代际减少没有CMA资料显著,尤其是CMAP资料的减少幅度仅有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