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不同等级廊道与源地的空间联系特征》

《表5 不同等级廊道与源地的空间联系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廊道与源地协调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生态格局和城镇格局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如表5所示。核心生态源地和经济社会源地斑块中,与自然廊道有交点的斑块数占各自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1.74%、3.17%,可见生物迁徙廊道、潜在雨水廊道不仅与核心生态源地有联系,也与非核心生态源地有联系。由交点斑块数占比、廊道长度占比、廊道面积占比、平均最近邻距离各项指标可知,各类廊道与源地之间的联系差异较大。核心生态源地中有7.29%的面积遭受了人工廊道的干扰,长度占人工廊道的1.36%,而经济社会源地内有0.48%的面积应属于自然廊道,长度占自然廊道的12.95%。对比不同等级廊道与源地的空间联系发现,较低级别的廊道对应的空间联系更高,如二级生物迁徙廊道和三级潜在雨水廊道与核心生态源地、经济社会源地的平均最近邻距离最小。综上,生态格局中核心生态源地及其内部的自然廊道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核心生态源地外的自然廊道因与经济社会源地邻近,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如果这些影响因素不能消除,将会威胁到区域内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完整性、安全性,影响生态系统的理化环境、生物结构、景观格局等,进而阻碍生态安全格局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廊道与源地之间均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为未来生态格局和城镇格局的发展提供了可拓展的用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