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回归结果》

《表3 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型城镇化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门槛效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下显著,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

考虑到样本异质性的基本特征,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或随机效应模型(RE)来进行估计,具体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从全国层面来看,新型城镇化对劳动生产率在1%显著性水平下的影响系数为1.2275,表明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的条件下,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这主要归结于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激发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劳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可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提升使城市硬件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有利于吸引各种优质要素尤其是高质量人力资源不断进入,内生性地推动劳动生产率进步。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明显,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规模报酬递增型的人力资本要素是劳动生产率进步的重要源泉。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作用为正但并不显著,该结果与我国多年利用外资的现实效果基本相符,即虽然凭借我国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引进了大量外资,但“以市场换技术”的预期目标并未实现[20]。财政配置能力的作用明显下降,表明经济运行可能更多受制于“看得见的手”,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