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不同改良剂处理下的高寒草地沙化土壤呼吸总量、微生物呼吸总量与碳平衡》

《表5 不同改良剂处理下的高寒草地沙化土壤呼吸总量、微生物呼吸总量与碳平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物质改良剂对川西北地区高寒草地沙化土壤有机碳特征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同行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在进行净初级生产力固碳量计算时,取45%作为作物植株与根系的平均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呼吸占土壤总呼吸量的86.5%。

由表5可知,不同生物质改良剂处理的固碳量表现为JG>JZ>SWT,其均值分别为5 646.14 kg(C)·hm-2、5 094.19 kg(C)·hm-2和716.41 kg(C)·hm-2。JG处理的固碳量较JZ和SWT处理分别高10.83%和19.71%,这可能与不同改良剂输入外源碳的含量有关系,JG、JZ和SWT的外源输入碳含量平均分别为3 155.88 kg(C)·hm-2、2 017.20 kg(C)·hm-2和1 420.80 kg(C)·hm-2,且JG改良剂的输入碳较JZ和SWT分别高25.25%和41.50%。从表5还可以看出,不同生物质改良剂处理中,土壤呼吸总量(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根呼吸)均值表现为JG>JZ>SWT,分别较CK提高151.68%、140.51%、38.35%,除JZ与JG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改良剂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呼吸总量均值表现为JG>JZ>SWT,较CK处理分别增加151.68%、140.51%、38.35%,且JG较JZ和SWT处理分别增加4.64%和81.91%,其中JG和JZ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改良剂处理的NEP值均为正值,表明施用不同生物质改良剂后草地生态系统能够固定大气中的CO2,表现为碳“汇”。不同生物质改良剂处理的NEP值总体表现为:JG>JZ>SWT,且JG处理分别比JZ和SWT处理显著提高56.45%和122.12%,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秸秆改良剂具有较高的碳汇强度。因此,在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土壤施用秸秆改良剂对增强土壤碳汇的效果最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