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破碎粒率5%的玉米接入米扁虫幼虫不同存放时间的AFB1含量》

《表1 破碎粒率5%的玉米接入米扁虫幼虫不同存放时间的AFB1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米扁虫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影响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平均值±标准差(P<0.05)。小写字母表示相同密度不同检测时间结果的差异性,大写字母表示同一检测时间不同密度结果的差异性,下同。

破碎粒率5%的玉米接入不同密度米扁虫幼虫在不同存放时间后的AFB1含量见表1。未接入米扁虫的玉米样品在35 d内AFB1含量无显著变化,稳定在38.3μg/kg。接入幼虫密度为15、45和135头/kg的样品中AFB1含量显著降低的起始时间分别出现在28、21和14 d,幼虫存在一定时间后因其取食导致了样品中AFB1含量显著降低。经过35 d存在与取食后,幼虫密度分别为15、45和135头/kg的玉米样品中AFB1含量降低比率分别达到13.7%、30.2%和37.1%,样品中试虫存在时间延长,AFB1含量降低比率增加,且虫口密度大者玉米样品中AFB1含量降低更加显著,表现出显著的幼虫密度效应和时间积累效应。样品中AFB1含量降低表观上应为米扁虫取食玉米表面上的物质,包括霉菌及真菌毒素(包括AFB1)所致。米扁虫取食霉菌和毒素后能继续存活则与其体内对毒素类物质的解毒代谢和适应机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