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顺昌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表2 顺昌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福建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模式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顺昌县文化和体育旅游局网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冠名以“遗产”,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社会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工艺革新的冲击,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局面;二是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城镇化进程,传统技艺的流传范围不断缩小。寻找并复兴那些濒临失传、后继无人的传统戏剧、舞蹈、手工技艺等“非遗”项目是各级政府承担社会公共事务、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职责所在。传习保育模式根据参与主体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例如,南平市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是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属的事业单位;部分公办院校如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南平艺术学校,其从1980年开始创建南平南词班,学制两年,以委托培训班形式开设南词专业。第二种是依托各企业和民间团体、个人设立的“非遗”传习机构和表演单位,主要包括民间自发组织的社团协会以及通过各级政府专项资金补助项目支持“非遗”传承人设立的传习所。例如,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平戏”的主要表演团体政和杨源、禾洋四平戏农民业余剧团;顺昌县文化行政部门2018年发文设立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