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表1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强还原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对南繁水稻土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说明: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数量在监测时间段内变化较大。随着秸秆还田,各处理细菌数量先减少再增加,第5天时,A3、A4、A5处理细菌较第1天数量增加1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不断增加,至15 d时,A2、A3、A4、A5处理细菌数量较第1天分别增加2.21、1.20、1.61和1.65倍。同一时间点,A4和A5处理显著高于A2、A3处理。秸秆还田量越大,细菌数量越大,真菌却相反。秸秆还田处理后的土壤中,真菌数量却急剧减少,且秸秆量越大,真菌数量越少。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变化规律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真菌大多为好氧生物,在强还原的厌氧条件下难以生存的缘故。并且秸秆量越大,杀灭真菌的效果越明显,按照7.5 t/hm2水稻秸秆还田,土壤细菌数量最大、真菌数量最小(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