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交通设施、居民的消费区域流向与消费结构——来自我国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高铁数据时段为2008—2015年。

本文所设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交通统计年鉴》、历年《中国市场化指数》(1)以及WIND数据库。具体而言,消费净流入值比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fr=(各省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各省人均消费性支出)/各省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其反映的是某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来自外省或本省流向外省部分的比重,该值若为正数表示净流入。tcit的范畴包括了各省每平方公里的公路(way)、高速公路(hway)、铁路(rail)以及高速铁路(hsr)的长度,换言之,该指标衡量的是各省的交通密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铁路体系中高速铁路划分中具体还包括了高铁(>350km/h)和动车(>200km/h),严格意义上,两者并不是同一类的交通体系,但考虑到现有各省两类铁路通车里程不足,这不利于研究的拓展,客观而言,高铁与动车在速度上的一些差异大多情况下并不会对顾客的出行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两类交通基础设施一并处理为高铁。此外,数据显示,我国大规模高速铁路的建设开始于2008年(2),在此之前唯一运营的高速铁路只有2003年7月1日竣工的秦沈客运专线(共405公里),因此本文对于高铁与消费流动问题的研究起始点为2008年。公路、高速公路以及铁路总里程数据可在统计年鉴与WIND数据库中查询,高铁数据则通过中国铁路信息网获取高铁建设信息,然后通过手工进行计算(1)。控制变量是其他解释变量,包括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成熟度、外贸依存度以及产业结构等。其中:经济发展水平(gdp),用各省人均GDP水平衡量,毫无疑问,经济的发达通常与商贸兴盛高度相关,对于异地居民的消费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市场成熟度(mi),数据采集自樊纲和王小鲁所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地区市场的成熟与稳定是当地商贸流通交易最为坚实的基础。外贸依存度(trade),用各省外贸总额在GDP中的占比表征,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地区商业企业可以在进出口业务中实现学习效应,从而提升局部地区在大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能力,这对于该地区吸引外来的消费具有积极作用。产业结构(stru),本文以各省经济总量中服务业的占比加以表征,沈鸿等(2014)的研究指出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消费被抑制的状态,可以促进供需的匹配,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对市场的“润滑”,因此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消费需求也更为旺盛,对异地居民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另外为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本文还设置了各类消费品在居民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包含食品(food)、服装(clt)、居住(hou)、家庭设备(eqp)、交通与通讯(cmc)、文教娱乐服务(ett)、医疗(mdc)(2)。所有的变量及数据描述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