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75年8月5—7日河南特大暴雨期各时段实测最大降水量(单位:mm)(丁一汇等,1978)》

《表1 1975年8月5—7日河南特大暴雨期各时段实测最大降水量(单位:mm)(丁一汇等,1978)》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暴雨理论的发展历程与重要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975年8月5—7日河南特大暴雨(简称“75.8”暴雨)为400 a一遇,其主要特征是极强的短历时降水,1、3、6、12 h最大降水量破中国记录,6 h降水量接近世界记录(685 mm和830 mm分别是气象站记录与水文站记录),400 mm与200 mm降水区范围极为罕见。

三个主要暴雨带之间,大暴雨出现的机会明显减少。中国的暴雨有四个主要特征(丁一汇等,2009):(1)暴雨主要集中在5—8月汛期期间,例如华北京津冀地区大暴雨日集中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7下8上”,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6%(华北暴雨编写组,1982);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6—8月的暴雨占总频率的71%,而高峰期集中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这就是著名的东亚梅雨季。(2)暴雨强度大、极值高。如果与相同气候区中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暴雨的强度很大,不同时间长度的暴雨极值均很高,如1 h暴雨极值是198.3 mm(河南林庄,1975年8月5日)(表1),24 h降水极值是1 248 mm(台湾地区,1963年9月10日)。其中不少时段的极值均打破世界记录,比类似气候区的记录要大得多,如美国的24 h降水极值是983 mm(佛罗里达州)(丁一汇,2005)。(3)暴雨持续时间长。我国暴雨持续的时间从几小时到63 d,有研究认为1986年的梅雨达65 d。暴雨的持续性是我国暴雨的一个明显特征。(4)暴雨的范围大。长江流域的暴雨区面积是全国最大的,雨带多呈东西走向,如1954年与1998年特大持续性暴雨仅600 mm以上的降水量区就覆盖了长江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1991年的江淮流域特大暴雨面积也覆盖了十几万平方公里。在半湿润半干旱的华北地区,特大暴雨的面积也可达(10~20)×104km2(如196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