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种结构纵磁触头电弧形态》

《表2 两种结构纵磁触头电弧形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发电机出口真空灭弧室触头磁场分布优化与试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燃弧时间4.84 ms时,电弧电流接近峰值,燃弧区域接近最大,触头间的阴极斑点增多,杯状触头电弧覆盖接近整个触头表面且右侧的电弧亮度偏高,线圈式触头电弧仅覆盖触头左半区域且电弧亮度偏高,说明局部的阴极斑点更活跃,等离子体密度局部增大,产生新的阴极斑点几率提高。对比2种结构触头电弧形态可见,杯状触头在峰值电流附近时,电弧在整个触头表面基本维持扩散态,而线圈式触头则存在比较明显的偏烧,电弧集中于左侧区域,没有充分利用触头材料。图16给出了燃弧试验后杯状和线圈触头表面烧蚀情况对比,从照片可以看出线圈触头存在比较明显的偏烧,杯状触头表面烧蚀则比较均匀。这与燃弧试验观测到的电弧形态及电弧电压变化趋势较一致。结合本文仿真分析结果,线圈触头磁场相比于杯状触头在开槽部位更加集中,当电弧移至开槽部位时电弧更倾向于扩散,而阴极斑点难以跨过沟槽,最终表现出在短路电流接近峰值时阴极斑点在约1/3~1/2触头片分区内比较密集,电弧难以跨越开槽,而在局部区域密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