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不同F掺杂量样品循环4次和50次之后各部分内阻的拟合值Table 5 The fitting results of each resistance of samples with differ

《表5 不同F掺杂量样品循环4次和50次之后各部分内阻的拟合值Table 5 The fitting results of each resistance of samples with differ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无钴镍基正极材料LiNi_(0.7)Mn_(0.3)O_2氟掺杂改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能、倍率性能与材料的内阻密切相关。为了揭示掺杂前后材料内阻的变化,进行了交流阻抗测试。图7(a)、(b)分别为各样品循环4次和50次后的阻抗谱及等效电路图,其中点代表原始数据,线为拟合后数据。表5给出了拟合之后的各部分内阻值,参考文献[15,33]可知,Rs、Rsf、Rct、Zw分别代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间的欧姆电阻、锂离子在电极表面的扩散内阻、电荷转移内阻和锂离子扩散到正极的Warburg阻抗。其中,Rct对电池的循环性能影响最大。结合图7和表5可以发现,x=0.01,0.02时电池循环4次后,电池中频区的电化学转移内阻(Rct)分别从x=0时的18.10Ω减小到11.65Ω(x=0.01)和15.22Ω(x=0.02),当x=0.03时又增大(19.21Ω)。而循环50次之后电化学转移内阻(Rct)从x=0时的113.1Ω减小到45.07Ω(x=0.01),80.04Ω(x=0.02)和84.71Ω(x=0.03)。x=0.01时材料具有最小的电化学转移内阻,循环性能得以提升。结合XRD以及SEM结果,推测x=0.02以及x=0.03时的Rct比x=0.01更大,可能的原因是x=0.02以及x=0.03时材料层状结构变差(I (003)/I(104)比值减小) ,且随着具有烧结助剂作用的LiF的加入,材料颗粒发生团聚,变得更致密导致锂离子扩散困难。